关闭

菜单

剧情介绍

主演:
导演:乌尔瑞科·弗兰科 / 迈克尔·劳肯
语言:德语
地区: 德国
编剧:
类型:纪录片
上映时间:2006-10-30
别名:输家赢家 / Losers and Winners
用户标签:纪录片,德国,华人,劳工,中国,输家和赢家,德国电影,2006
片长:96 分钟
imdb编号:tt0891328

一年半以来,电影摄制者乌尔瑞科·弗兰科(Ulrike Franke)和迈克尔·劳肯(Michael Loeken)见证了一块庞大的工业区被夷为平地的过程,拍摄记录了伴随着工业区的消失而发生的故事:鲁尔工业区的焦炭工人怎样经历了中国人的到来和工作方式;工人们对工作的自豪感随着世界上最现代化的焦炭工厂的消失而消逝的感觉;还有背井离乡、每周不得不工作60小时的中国工人,他们的疲劳与抗挣、对未来的喜悦和疑惑。这是两个世界的碰撞。然而,当工作和“经济奇迹”使他们远离自己的祖国,当德国的整个区域首先经历全球化的影响,随着两种观念每天在“中部帝国”的相伴随行,谁是最终的赢家,谁是最终的输家?

《输家和赢家电影网友评论》

在文化的冲突中,你才能看到自己的人民是如何被政治体制所规训的,从工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到精神气质,到个人的理想,精神世界和整个工作生活方式。但也不全是恨意。当你看到这样一种人民----吃苦耐劳,默默的一群群的出现,在冰冷的钢铁构件前劳作,散落在巨大的高耸的工厂前,持续的,不断的,

找了好久还是只看到了纪录片编辑室的剪辑版片子记录的事件已经是十年前了虽然篇幅不完整但还是可以看出当时身处工业转型期下德国的挣扎镇痛和中国追求快速粗放的发展痕迹而十年后的今天当转型升级的浪潮席卷中国时再看这部片子谁输谁赢可能就显得更明了了。。

选题很好,视角很好,但是明显导演对德国工人心理的展示比中国工人深入。如果导演这部纪录片的意图之一是想反映两个世界的工人各自有什么样的世界观,那不得不说,它还欠点火候

莫先生是“赢家”。爱豪车,还作诗,爱哼小调,爱指点江山,期待“新的奔驰开过来”。只是不知道“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豪情,要多少“输家”的付出。

三星半。和我之前在阿尔及利亚的工作经历几乎一样。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勤劳?还不是被逼的。物以稀为贵,人一多就贱。

工业题材的纪录片,视野很奇特,似乎看明白了,却又似乎一点都不明白;导演什么都没有表达,却像表达了所有的事儿。

谁是输家,谁是羸家,为什么不是双羸。2006年的情况和现在又大不同,国内去产能,焦炭行业还有未来吗

前几天在逛书店的时候,看到打折买的片子。。。很惊喜,很不错,差异和冲突都很现实很具有代表性的

导演立场很明显。片子不能说多好,但跟许多别的外国导演拍的纪录片一样,某种意义上都是”有趣“的

比想象的好看很多。文化差异,中国人的努力到底是幸还是不幸。2010年。

题目有误导,片子没看出德国是输家这意思。倒是的确看出中国人吃苦耐劳。

节奏太慢了,看点在于唤起了我在FAG的那段日子